• 從臨床到藥廠,橫跨太平洋兩岸的苦甜人生 ft. 林靜君醫師
    Jun 1 2024
    本集《生技來一刻》邀請到 June 林靜君醫師,她在橫跨太平洋兩岸的台灣與美國,都有豐富藥廠醫藥事務 (medical affairs) 經驗,同時也是具備臨床經驗的醫學專家。醫藥事務作為藥廠和臨床醫師間的橋樑,需要非常需要靈活地應對進退,除了醫學知識,對不同地區醫師文化的敏感度,更是勝任這份工作的關鍵。June 具備在台美兩地的成長經驗,以及扎實的醫師訓練,成為這份工作的不二人選。但儘管擁有跨文化的成長背景,June 在職涯早期階段,仍然十分費勁。June 大方地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她如何克服文化障礙的珍貴經驗。 June 吸引我們的,不僅是她橫跨臨床和藥廠、橫跨不同文化的豐富工作經歷,更是她精彩的生命歷程。她過往艱辛的生活和職涯歷程,淬煉出堅毅不服輸的樂觀,與對少數族群的真誠關懷。相信林醫師真誠的分享,能鼓舞每一個還在生活與職涯中掙扎向前的你我。 🧑‍💻 林靜君醫師 June Lin:https://www.linkedin.com/in/junelin20202023/ 🎤 主持人 | 許祐湉:https://www.linkedin.com/in/yu-tien-hsu-04043241/ 🎤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 後製 | 吳畇芸:https://www.linkedin.com/in/yun-yun-wu-3b0303106/ 過去相關訪問: 藥廠中的活字典-醫藥事務部門 (Medical Affairs) ft. Jessie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8%97%a5%e5%bb%a0%e4%b8%ad%e7%9a%84%e6%b4%bb%e5%ad%97%e5%85%b8%ef%bc%8d%e9%86%ab%e8%97%a5%e4%ba%8b%e5%8b%99%e9%83%a8%e9%96%80medical-affairs-ftjessie/從醫師到Medical Director的多元道路與選擇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milyandting/不同型態的Medical Director工作、職涯面面觀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ting-emily-2/醫師在藥廠—臨床執業以外的職涯選項 ft. Starr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tarrchen/醫療與大數據分析 – Ivy Weng醫師訪談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ivy-md/找到自己的路:從臨床、國際衛生到Real-World Evidence – 楊昆澈醫師專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rwe-dr-quitin/數位醫療新趨勢與創業領導力 ft. Dr. Liz Kwo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liz_kwo/「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ng_chih_paul_lo/讓我們來談談疫苗 ft. 連加恩醫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8%ae%93%e6%88%91%e5%80%91%e4%be%86%e8%ab%87%e8%ab%87%e7%96%ab%e8%8b%97-ft-%e9%80%a3%e5%8a%a0%e6%81%a9%e9%86%ab%e5%b8%ab/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時間軸 講者自我介紹與成長經歷 (1:10) 從醫療進入藥廠的契機與多元職場文化轉換 (7:35) 醫師在藥廠可以擔任的角色 (14:42) 如何培養在跨文化跨國的溝通與領導能力 (21:30) 美國藥廠擔任Medical affair職位需要的能力 (40:45) 創立生訓科技 (BioSenseTek) 的歷程 (47:50) 給聽眾的職涯建議 (53:35) 如何提昇多元平等的環境 (58:20)
    Show more Show less
    1 hr and 7 mins
  • 「商業與策略」系列─從基礎科學到商業發展探索之旅 ft. Will 顏伯任博士
    May 15 2024

    在生物技術領域,商業發展(Business Development, BD)的角色至關重要,因為它牽涉到企業的成長和成功。商業發展團隊負責尋找、開發與公司核心業務相關的新機會,包括合作、併購、授權等。這不僅僅是一個獨立部門的工作,也是公司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生技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商業發展部門的作用變得更加關鍵。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獲取新技術、擴大市場範圍等方式,商業發展部門能夠幫助公司實現創新、擴大市場份額,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生技來一刻非常榮幸邀請到目前在 Voyager Therapeutics 擔任 Corporate & BD Head 的 Will 顏伯任博士來跟我們介紹商業開發部門的點點滴滴,並跟我們分享他當初是如何由基礎科學跨入商業策略領域,以及轉領域的心得。在訪談中 Will 還跟我們一起探索和分析一個模擬的商業併購案例,無論你是對商業感興趣的科學家,或是想拓展生醫藥廠認知邊界的朋友,這集都是不可錯過的訪談! BD假想案例連結:https://chat.openai.com/share/48c5407d-94ca-4a83-82ca-c99ce6b521db

    👨‍💼 顏伯任博士 Dr. Po-Jen (Will) Yen: https://www.linkedin.com/in/willyen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Zoe Liu 劉紀秀:https://www.linkedin.com/in/chi-hsiu-zoe-liu-8436417a/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ng_chih_paul_lo/ 「商業與策略」系列 - 商業及數據分析部門 ft. Mango 張文穎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wenying_mango_chang/ 「商業與策略」系列─全球商業部門 (Global Commercial) 及產品經理 ft. 黃意茹 Dr. Yi-Ju Hu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_ju_huang/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 ✨ 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時間軸 自我介紹以及在哈佛的學術生活 (1:30) 在何種機緣下進入商業發展Business Development (4:14) Corporate Strategy & Business Development 簡介: M&A, Licensing, Partnership (6:45) BD的基本框架和談判流程 (12:05) 典型的一日工作行程及合作部門 (14:40) BD決策流程考量及案例討論 (20:32) 從學界轉進商業領域的體悟及挑戰 (33:00) 商業領域核心技能:溝通能力的培養 (34:33) 在商業領域發展的心得分享 (36:25)

    Show more Show less
    41 mins
  • 成為職涯掌舵手:從化工到專案經理 ft. 楊秉修博士
    May 2 2024

    這四季以來,「生技來一刻」邀請過許多嘉賓,也帶大家認識了許多藥廠中不同的部門和職位。以藥物開發週期的視角:從研發、臨床、數據分析、製程,甚至是法規、商務,一直到上市後相關的真實世界證據 (RWE)、醫事 (medical affairs) 等等,都需要透過許多人力、不同部門間的相互配合,才有辦法讓一個新藥順利上市。藥廠要怎麼掌控人力、預算等資源上的分配,監督計劃的推進,協調不同部門間的合作、溝通、還有解決問題呢?那就需要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 這個角色囉!

    本集,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在 Boehringer Ingelheim (BI) Projec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eam 擔任 Director 的楊秉修博士。透過楊博士的分享,我們更加了解專案經理在藥廠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培養自己軟實力,好在各部門間合作時更加游刃有餘呢?從重視實做的化工部門,轉換到偏向管理與決策的專案經理,楊博士又是如何掌舵他的職涯規劃呢?不論是初入職場的你,想要轉換跑道的你,或是身為主管,需要引導下屬佈局職涯的你,都會收穫滿滿喔!

    🧑‍💻 講者 | 楊秉修博士 Bing-Shiou Yang:https://www.linkedin.com/in/bing-shiou-yang-07462a7/ 🎤 主持人 | 蔡函庭 Phoebe Tsai:https://www.linkedin.com/in/hanting-phoebe-tsai-298a443b/ 🧑‍💻 後製 | 林茂然: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 後製 | 林庚民:https://www.linkedin.com/in/geng-min-lin-7b959a98/

    相關訪問:

    • It’s the climb, Ascending biotech’s career ladder without losing balance ft. Dr. Jo Viney https://www.podbean.com/ew/pb-xvy6x-12d96ff
    • 生技新鮮人求職修煉手冊—上卷 ft. Margaret Wey, Yvonne Meng, Phoebe Tsai https://www.podbean.com/ew/pb-56q9x-131628e
    • 生技新鮮人求職修煉手冊下卷 - ft. Margaret Wei, Yvonne Meng, Phoebe Tsai https://www.podbean.com/ew/pb-ktjuc-132b4fd
    • 「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ng_chih_paul_lo/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觀眾問券:https://forms.gle/1fNKfAGTCF2vyh8Y8

    時間軸

    主持人自我介紹、專案經理簡介 (0:16) 楊秉修博士自我介紹 (2:14)

    初入化工: 求學階段 (3:11) 產業選擇 (5:10) 第一次求職及業界的第一份工作:如何開始培養軟實力 (7:03)

    持續上升與轉換: 如何掌握機運:從第一間公司到第二間公司 (15:40) 上升期:從individual contributor、lab head到people manager的培養 (18:08) 獨立貢獻者與主管的差異 (19:55) 主管在職涯規劃中的角色:自己就是自己的職涯掌舵手 (22:55) 升遷的道路:如何提升自身價值、增加能見度、尋求回饋?(28:02) 危機就是轉機:Reorg也許沒有那麼糟 (34:16)

    專案經理: 主動出擊:踏入專案管理的第一步 (38:38) 如何佈局和推進自己的職涯轉換?(40:59) 專案經理日常:溝通、協調、跟進度,如何成為一位專案經理?(45:08)

    上市藥廠與家族企業的異同,與公司一起持續成長 (1:02:04)

    給正在收聽的你一些建議與鼓勵:了解自己、保持開放態度、為自己找一位mentor (1:12:30)

    Show more Show less
    1 hr and 23 mins
  •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藥廠神經藥物開發的現況觀察與前景 ft. 黃正球博士
    Apr 16 2024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這句話,說出了許多神經生物背景求職者的心聲。一方面,2013 年歐巴馬總統推動了 BRAIN Initiative,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經費企圖解密神秘的大腦,讓腦與神經成為繼基因解碼後的下一個聖杯,開啟了腦與神經科學的大航海時代。另一方面,神經藥物的在藥廠的發展依然跌跌撞撞,神經藥物開發的困難和時長讓許多大藥廠怯步,2018 年大藥廠輝瑞 Pfizer 退出了神經藥物開發、2019 年大藥廠 Amgen 也跟進裁撤神經部門,形成了神經藥物研發的寒冬。雖然 FDA 去年(2023 年)通過了第一個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進程的藥物,但神經藥物研發的寒冬真的過去了嗎?神經生物博士生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本集節目邀請到目前在 Eli Lilly(禮來藥廠)擔任 Senior Director of Neuroscience NGTx,也是 BATBA(灣區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創辦人的黃正球博士來跟我們分享他在藥廠神經科學研發部門的第一手觀察,分享他對神經藥物業界版圖和未來發展的珍貴洞見。節目中黃正球博士分享了許多業界神經藥物版圖的變動,也提出他對業界目前發展方向的觀察與想法,相信對於無論是正在找工作的神經生物科學家、抑或是單純好奇藥廠神經藥物部門的發展的觀眾,都會非常有幫助。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節目連結、講者Linkedin連結請見留言處!感謝講者提供詳盡的延伸閱讀連結和文章!

    🧑‍💻 黃正球博士 Cheng-Chiu (Joe) Huang:https://www.linkedin.com/in/cheng-chiu-joe-huang-9765253a/

    🎤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 後製 | 洪慧芳: https://www.linkedin.com/in/hui-fang-hung-b86760b5/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相關閱讀

    在業界給簡報的技巧 by 波尼奇垃的秘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H2ENCTTHe9Hz6G8k/?mibextid=WC7FNe

    📖 相關訪問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上) ft. 徐聖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eng_hsiou_hsu_1/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下) ft. 徐聖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eng_hsiou_hsu_2/

    時間軸

    黃正球博士的學經歷 (1:40)

    藥廠神經藥物的版圖 (5:30)

    業界神經藥物的發展回暖了嗎? 新技術帶來新的發展希望 (10:02)

    Drug Delivery – AAV載體的發展如何幫助神經藥物發展 (14:30)

    阿茲海默症和神經退化疾病的發展 (18:47)

    進到業界工作的準備 (22:20)

    • 在求學階段怎麼準備 (23:00)
    • 應徵工作的建議 (24:40)

    給業界晉升的建議 (27:45)

    美國不同地區的生技業發展 (31:58)

    創立BATBA (灣區臺灣人生技協會)的契機 (34:43)

    如果能回到研究所會有什麼不同做法 (39:22)

    Show more Show less
    43 mins
  • 「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
    Apr 3 2024

    新藥開發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除了漫長的開發時間之外,人力和資金的投入也非常驚人,更令人頭痛的是,新藥開發的失敗率相當高,風險極大。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產業裡,如果沒有辦法時刻抓住市場動態、做好資源分配,整個公司很可能曝露在難以挽回的巨大風險之中。如何確保公司可以在風浪中抵達目標,就是投資管理部門肩負的重大任務。

    投資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不僅限於金融領域,也在醫藥行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探索投資組合管理的流程,包括目標受眾、主要衡量指標以及如何通過資源分配和風險管理,來實現企業的長期成功。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目前在波士頓 Novartis 藥廠投資組合數據科學部門擔任 Associate Director 的羅盈智醫師,來跟聽眾分享這個重要但罕為人知的部門,同時羅醫師精彩的跨領域經驗分享,也是聽眾朋友們不容錯過的主題喔!

    👨‍💼 羅盈智醫師:https://www.linkedin.com/in/ying-chih-paul-lo-md-phd-3b696059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羅維中 Wei-Chung (Jimmy) Luo:https://www.linkedin.com/in/jimmy-luo/

    🧑‍💻 後製 | Sunny Hsu:https://www.linkedin.com/in/sunny-hl-hsu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 「商業與策略」系列 - 商業及數據分析部門 ft. Mango 張文穎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wenying_mango_chang/
    • 「商業與策略」系列─全球商業部門 (Global Commercial) 及產品經理 ft. 黃意茹 Dr. Yi-Ju Hu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_ju_huang/
    • 發掘生技璞玉的冒險王,開創自我價值的投資家 ft. 張劭聿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aoyuchang/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

    ✨ 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時間軸:

    Part 1. 投資組合管理101

    講者自我介紹 (2:42)

    什麼是自然語言處理?在醫學上有何應用?(4:41)

    投資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簡介 (8:15)

    投資組合管理一般流程 (15:55)

    典型的一日工作行程 (21:14)

    組合管理特別關注的指標 (23:59)

    藥廠如何平衡投資組合風險 (28:06)

    部門組成及最需要的關鍵技能 (31:14)

    Part 2. 跨領域經驗分享

    多重跨領域經驗分享及為何選擇進入商業領域 (42:05)

    跨領域前需要做的準備和評估 (63:20)

    給想進這領域的科學家們一些建議 (67:54)

    最想分享的職涯體悟 (70:35)

    波士頓臺灣人醫師協會 (BTPA) 介紹 (74:48)

    Show more Show less
    1 hr and 20 mins
  •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下) ft. 徐聖修博士
    Mar 15 2024

    最近 Elon Musk 的 Neuralink 據稱開始人體試驗,Neuralink 嘗試將人腦與大腦連結。但你知道嗎,Neuralink其實並不是第一個做人體試驗的腦機介面公司。而且腦機介面除了侵入式還有非侵入式,腦機介面除了幫助身體癱瘓的人,更可能和智慧眼鏡與耳機等我們周邊物品結合,走入一般人的生活,幫助我們更專注、甚至能幫助我們改善心理健康。

    這集節目是腦機介面訪問的第二集。我們將延續上集,繼續和目前在 Arctop 擔任 Director of Data Science 的徐聖修博士討論更多腦機介面相關話題。在上集節目中Shawn 除了介紹腦機介面外,他也和我們分享他從電機系,一路進到生醫工程領域的求學生涯和職業歷程,這集節目則會更深入的討論腦機介面目前的發展與遇到的挑戰,並提供給未來想要從事相關領域的學弟妹一些建議。

    🧑‍💻 徐聖修 Dr. Sheng-Hsiou (Shawn) Hsu:https://www.linkedin.com/in/shhsu12/ 個人部落格 https://goodshawn12.wordpress.com/ 🎤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 共同策劃 | 李韋賢:https://www.linkedin.com/in/weihsien-willy-lee-458472154/ 🧑‍💻 後製 | 陳君瑋: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wei-chen-b28813195/

    ✨感謝 Vysioneer醫隼智慧 贊助本集節目。

    • Follow Vysioneer o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ysioneer
    • 台北辦公室人才招募中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ysioneer
    • 生技來一刻訪問Vysioneer創辦人暨執行長呂任棠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media/share/pb-3jusi-117c45b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相關連結(感謝講者提供詳盡的延伸閱讀連結和文章)

    腦機介面中文介紹

    • https://investigator.tw/1226/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上/
    • https://investigator.tw/1237/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下/

    腦機介面英文介紹

    • https://arctop.com/deep-dives/how-bci-works-part-1
    • https://arctop.com/deep-dives/five-levels-of-explanation-part-ii-how-brain-computer-interfaces-work

    延伸閱讀

    • Wait but Why 介紹 Neuralink https://waitbutwhy.com/2017/04/neuralink.html
    • 念力:讓腦波直接操控機器的新科技.新世界 (Beyond Boundaries:The New Neuroscience of Connecting Brains with Machines — and 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

    時間軸

    進到腦機介面領域需要的技能 (3:08) 腦機介面的突破(5:30) 硬體的突破 (6:04) 腦電波GPT? 解讀腦電波算法上的突破 (9:13) 拿到腦波訊號要做什麼 (14:17) 腦機介面如何幫助學習困難技巧 (16:35) 腦電波訊號的可能隱私問題和資料所有權 (19:28) 從單向讀取進到close-loop反饋與治療 (23:17) 人機融合與人機合作 (27:12) 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態 (29:09)

    Show more Show less
    40 mins
  •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上) ft. 徐聖修博士
    Mar 1 2024

    最近 Elon Musk 的 Neuralink 據稱開始人體試驗,Neuralink 嘗試將人腦與大腦連結,將《駭客任務 (The Matrix)》成為現實的決心,引發各界許多關於腦機介面的討論。究竟什麼是腦機介面?我們離電影裡的世界又有多遙遠呢?科幻想像的未來世界外,目前的世界中腦機介面,也扮演著癱瘓病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幫助癱瘓病人維持和外界的交流。

    本集節目邀請到目前在 Arctop 擔任 Director of Data Science 的徐聖修博士來和我們聊聊最近當紅的話題–腦機介面。有別於以往講者多為生化背景,徐聖修博士是少數來自二類組(理工科系)的講者,除了介紹腦機介面外,他也和我們分享他從電機系,一路進到生醫工程領域的求學生涯和職業歷程。上集節目會先簡單介紹什麼是腦機介面,並從徐聖修博士的求學求職經歷,帶我們了解他如何進到腦機介面的領域,和他所參與的幾個腦機介面的專案、並介紹腦機介面和穿戴式裝置如何幫助藥物的臨床試驗。下集節目則會更深入的討論腦機介面目前的發展與遇到的挑戰。

    相關連結(感謝講者提供詳盡的延伸閱讀連結和文章)

    腦機介面中文介紹

    • https://investigator.tw/1226/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上/
    • https://investigator.tw/1237/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下/

    腦機介面英文介紹

    • https://arctop.com/deep-dives/how-bci-works-part-1
    • https://arctop.com/deep-dives/five-levels-of-explanation-part-ii-how-brain-computer-interfaces-work

    延伸閱讀

    • Wait but Why 介紹 Neuralink https://waitbutwhy.com/2017/04/neuralink.html
    • 念力:讓腦波直接操控機器的新科技.新世界 (Beyond Boundaries:The New Neuroscience of Connecting Brains with Machines — and 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節目連結、講者Linkedin連結請見留言處!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 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徐聖修 Dr. Sheng-Hsiou (Shawn) Hsu:https://www.linkedin.com/in/shhsu12/ 個人部落格 https://goodshawn12.wordpress.com/ 🎤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 共同策劃 | 李韋賢:https://www.linkedin.com/in/weihsien-willy-lee-458472154/ 🧑‍💻 後製 | 陳君瑋: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wei-chen-b28813195/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時間軸

    介紹神經系列和訪問契機 (0:37) 簡介徐聖修博士的學經歷 (2:43) 何謂腦機介面 大眾視野裡的腦機介面 (4:03) 腦機介面的泡泡與破裂 (6:12) 腦機介面的定義 (7:37) 腦機介面的三個要素:sensing, decoding, application (10:46) 從電機轉到生醫工程領域與腦機介面的契機 (15:52) 博班時期的研究:環境雜訊處理與情緒的大腦訊號的解密 (20:29) Google X 的經歷 (28:07) Startup 的經歷和文化 (33:13) 目前的公司 Arctop (35:28) 腦機介面能如何幫助藥物的臨床試驗 (38:28)

    Show more Show less
    51 mins
  • 初入業界的職涯選擇 ft. 蕭孟烜 Dr. Erin Hsiao (2/2)
    Feb 15 2024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生技來一刻」訪問了蕭孟烜博士(Dr. Erin Hsiao),他與我們分享了他在博士班期間過關打怪的經驗,在這集節目中,Erin 則會繼續分享他初入業界的職涯經驗。

    許多人常說第一份業界工作是最難找的,因為學校的訓練和業界的需要常常不直接相關(或是相關的不太明顯 🤔),在求職網站中各色各樣的職位中,策略性地認識、選出適合自己的機會,是需要大量心力的一件事。此外,Erin 也和我們分享他在第一份業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毅然決然在生技業凜冬中換工作的心路歷程。

    👩‍💻 蕭孟烜 Dr. Erin Hsiao:https://www.linkedin.com/in/meng-hsuan-erin-hsiao/

    🎤 主持人 | 陳乃群: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主持人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 後製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贊助者: Vysioneer醫隼智慧 https://www.vysioneer.com/ | Follow Vysioneer o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ysioneer | 台北辦公室人才招募中 https://www.yourator.co/companies/vysioneer | 生技來一刻訪問Vysioneer創辦人暨執行長呂任棠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ew/pb-3jusi-117c45b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

    🪙 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 成長之路:博士班血淚史 ft. 蕭孟烜 Dr. Erin Hsiao (1/2)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rin_hsiao_1/

    COVID-19疫情期間生技業新人求職攻略 ft. Meredith https://www.podbean.com/eas/pb-57u6f-f62944

    Show more Show less
    40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