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By  cover art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By: 台灣主言家庭
  • Summary

  •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台灣主言家庭
    Show more Show less
Episodes
  • 6.15(六)用口讚美主
    Jun 14 2024


    6.15(六)用口讚美主

    瑪竇福音五33-37
    列上十九19-21


    聆聽聖言

    耶穌向門徒們說:
    「你們一向聽過對古人說:『不可發虛誓!要向上主償還你的誓願!』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總不可發誓:不可指天,因為天是天主的寶座;不可指地,因為地是祂的腳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為她是大王的城市;也不可指你的頭發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你們的話該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

    釋經小幫手
    孔子曾説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假如不能信實,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今天耶穌也教導我們,說話要謹慎,不要發虛誓。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很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時,就會指著比自己大的事物,包括神明、天地等發誓,仿佛這樣能更顯自己很真誠。然而,今天耶穌告訴我們,天上地下所有的一切,包括我們,都是天主創造的。耶穌希望我們培養一顆敬畏天主的心,要知道,無論行事說話都有天主在看、在聽,不要為了任何自私的目的口出妄言。耶穌要我們理解天主的全能及人在天主面前的渺小,「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我們不要因為自己能力不錯就誇耀自己、甚至說出一些做不到的承諾。「你們的話該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耶穌教導我們說話時不要似是而非、是非不分。有多少時候我們明明有事卻喜歡說沒事,不喜歡卻說喜歡;明明很愛卻不斷嫌棄、或一昧以言語掩蓋自己的軟弱。今天,讓我們反省,什麽讓我們養成口是心非的習慣?是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呢?怕麻煩他人呢?還是不願透露真實的自己?然而耶穌不要我們活在虛假、充滿掩飾的世界。他鼓勵我們要活得真實,要更認識自己,學習用天主的眼光接納自己,包括自己的軟弱,也讓別人認識你。你的坦誠透明,讓別人也能夠活得更坦誠透明。

    品嚐聖言
    你們的話該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

    活出聖言
    無論你話多不多,請反省你說話或沉默是為了誰的好?

    全心祈禱
    主啊!請讓我的每一句話語都為讚美祢的偉大,宣揚祢的真理。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how less
    5 mins
  • 6.14(五)維護更大的好
    Jun 13 2024

    6.14(五)維護更大的好

    瑪竇福音五27-32
    列上十九9~16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一向聽說過:『不可姦淫!』我卻對你們說: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裏姦淫了她。
    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因為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裏,為你更好;若你的右手使你跌倒,砍下它來,從你身上扔掉,因為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裏,為你更好。
    又說過:『誰若休妻,就該給她休書。』我卻對你們說:除了姘居外,凡休自己的妻子的,便是叫她受姦污;並且誰若娶被休的婦人,就是犯姦淫。」

    釋經小幫手
    網路上傳來這樣的一個笑話:「問:犯罪分子被定罪判刑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答:被抓住!」這笑話隱喻人們常抱有的僥倖心:只要有本事不被抓,就可以犯規。可惜這樣的心態否定了法律的訂定本是為了保障人的某些好處。天主的誡命說:『不可姦淫!』現代詞典中,姦淫被定義為:彼此之間沒有結婚的人自願性交。當僥倖心重的人在嘗試用各種方式挑戰誡命的極限時,如:爭論什麼才算性交、抱怨誡命太保守、限制人類自由。耶穌卻提高對這項誡命的詮釋。「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裏姦淫了她。」原來,耶穌要我們看到『不可姦淫!』這誡命其實是在維護貞潔的愛。男女之間夫妻的愛情是最神聖和美好的愛。但這樣的愛需要有意識的用貞潔來守護。耶穌指示男女要有自律──要管好自己的眼睛、手腳、思想、意願,堅決的避免誘惑。這世代是個色情氾濫的世代、網路上滿是色情內容,隨手可及。許多人因為好奇、也以為自己夠堅強不會被影響而點開網路彈出的連接、接觸色情網站、甚至上癮。結果,這些畫面烙印在他們的心思,讓他們成為衝動和情緒的奴役、也把別人物質化,過著表裡不一的生活。耶穌愛我們所以重視我們的貞潔、因為祂想要我們品嚐到純潔一致的愛的禮物。我們有守護好自己去接受這禮物嗎?

    品嚐聖言
    若是你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因為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裏,為你更好。

    活出聖言
    在抱怨某些規矩很麻煩之前,先退一步,客觀的思考它到底在維護什麽好?

    全心祈禱
    耶穌,請給我謙卑和成熟的心,學會顧慮大局勝過個人的方便或利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how less
    6 mins
  • 6.13(四)求和的勇氣
    Jun 12 2024

    6.13(四)求和的勇氣
    聖師安道司鐸
    瑪竇福音五20-26
    列上十八41-46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我告訴你們: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賽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
    你們一向聽過給古人說:『不可殺人!』誰若殺了人,應受裁判。我卻對你們說: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誰若向自己的弟兄說「傻子」,就要受議會的裁判;誰若說「瘋子」,就要受火獄的罰。
    所以,你若在祭壇前,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裏想起你們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裏,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
    當你和你的對頭還在路上,趕快與他和解,免得對頭把你交給判官,判官交給差役,把你投在獄裏。我實在告訴你:非到你還了最後的一文,決不能從那裏出來。」

    釋經小幫手
    「你若在祭壇前,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裏想起你們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裏,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為什麼耶穌把與兄弟彼此和解的事看得比去祭獻還要急迫呢?在人際關係中,人常常因不經意講錯話或口氣不好而造成誤會,從而發怒。也許讓我們發怒的事情並不大,但若沒有節制怒火,容易讓彼此受很大的傷。這時,若能退一步問自己:我為什麼如此生氣?有時,我們生氣、不能原諒,是因為不甘受了傷,想懲罰他人,讓他人為我們的不快樂付出代價。可是,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做讓許多糾紛拖延許久,也讓我們的心因此被怨恨囚禁。其實,從不同的角度看,誰對誰錯並不容易分辨,但,人往往堅持要分辨出誰對誰錯,彷彿如果不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無法解決事情。耶穌卻給我們立了不一樣的榜樣:祂沒有罪卻主動靠近罪人,沒等罪人悔改就原諒他們。耶穌教我們要願意寬恕他人。堅持一定要做錯的人先低頭認錯,不是出於愛,而是出於自私。沒有寬恕會讓自己和他人都生活在缺乏快樂、希望和愛的日子中。今天,耶穌邀請我們開放心胸,放下面子,先走向得罪我們的人,尋求和解,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彼此對立中被釋放,走向自由和愛。你有意識到自己和誰的關係是破損、需要被修復的嗎?請別遲疑,今天就主動尋求和好吧!

    品嚐聖言
    你若在祭壇獻你的禮物時想起你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

    活出聖言
    為了愛耶穌,主動和你看不順眼、曾經有過誤會的弟兄、姐妹和好。

    全心祈禱
    天主,請給我力量讓我能時時保有一顆仁慈謙卑的心,去包容和原諒他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how less
    8 mins

What listeners say about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Average customer ratings

Reviews - Please select the tabs below to change the source of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