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Podcast Por 報導者 The Reporter arte de portada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De: 報導者 The Reporter
Escúchala gratis

Obtén 3 meses por US$0.99 al mes + $20 crédito Audible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pse.is/7mnmk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報導者 Política y Gobierno
Episodios
  • 社會變動下的「新」台灣之子:東南亞新二代甩不開文化刻板?中國配偶子女如何面對忠誠放大鏡?
    Nov 14 2025
    在2003年前後,台灣新住民子女的出生率達到巔峰,現在的他們已經二十出頭,可能是你我的同學、或是職場上一起打滾的同事。如果他們不主動談起,也許我們都不會發現他們的背景。但是,他們為什麼不談? 昔日遭受文化歧視的「東南亞與台灣」二代子女,在新南向政策中,突然被期待成為「通往東南亞的橋梁」,但真正領受多元文化紅利的人有多少? 而被夾在地緣政治之間的兩岸婚姻子女,為避免「統戰工具」標籤,則需要花費更多力氣,證明自己愛台灣、是台灣共同體一部分。 「我就是台灣人,只是我的媽媽(爸爸) 來自於其他國家而已。」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分享61位接受訪談的「新二代」的多數認同立場。 當我們特別關注「不同之處」時,可能忽視彼此共同點——這集,邀請藍佩嘉分享「新二代」與他們的母親的田野訪談,從政策與時代變化,梳理新二代如何在社會期待的轉變下努力定位自己的身分。 05:07 台灣「新二代」的人數大概有多少?過去20年社會發生了什麼改變? 12:35 為什麼有了新政策的資源和鼓勵,「新二代」們反而內心糾結? 22:42 二代之間也不盡相同:台灣中國二代該如何自處? 30:15 「多元文化紅利」的燈塔,照亮的往往是已經上岸的人 38:19 台灣的民主社會,正處在移民政策的十字路口? 44:37 面對身分政治的尷尬,先看見真實生活的人 來賓|《成為「新二代」》作者、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 製作團隊|方德琳、賴育辰、陳思樺 攝影|陳曉威 📍延伸收聽: 【你還有中國戶口嗎?移民署清查1.2萬陸配及二代戶籍,一紙通知書背後的法律觀點與國安討論】https://pse.is/7jxz9y 📍延伸閱讀: 【在「中配二代」標籤背後,兩岸婚姻家庭子女的認同與真心話】https://pse.is/7jx9as 【清查1.2萬陸配及二代身分:一紙註銷中國戶口證明,同時指向安全與恐慌?】https://pse.is/7jx95t 💰報導者十週年,期待你跟我們一起走下去:https://pse.is/5953dg 👉十週年線上回顧,我們做了哪些事?https://10th.twreporter.or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ás Menos
    50 m
  • 專訪《大風之島》導演和樂生青年:哭著走進樂生,笑著走出來——院民的生命力給她們力量和勇氣
    Nov 12 2025
    「如果我們都搬走了,大家怎麼會記得痲風病?」 從1930年代開始,因擔心疾病傳染,台灣從日本殖民時期起將漢生病患者強制隔離在新莊的一座療養院區。一旦踏入「樂生」,一輩子就難以離開。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1950年代已研發出疫苗及治療漢生病的方法,院民不再需要被隔離,但院區門口出現了捷運機廠,附近也蓋了樂生的新大樓⋯⋯一切強調時代「進步」的變化,卻始終和樂生院民的期待背道而馳,人權、歷史遺產、建設發展,始終沒有被決策者好好整合。 為何這個疾病的汙名會麼深,讓漢生患者自己和下一代難以面對?樂生保留運動的學生成員們,如何試圖打破社會的心牆,讓年輕人認識這段歷史,重新走進樂生? 這一集,一起來聽聽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作品《大風之島》的導演許雅婷,以及長期投入樂生運動的林秀芃,細數兩人與院民阿公阿媽們的珍貴回憶。 4:32 很久很久以前的樂生院,曾經是文藝青年的美好國度?雅婷導演看見了什麼? 15:51 歧視的惡性循環:樂生院民為何與家族斷裂?他們的記憶如何傳承? 30:54 是憤青也是文青?運動需要靠文化的力量擴散出去! 42:18 樂青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什麼原因讓秀芃六步一跪從迴龍徒步到南港? 50:12 為何樂生院民們的聲音,始終無法被聽見? 1:00:02「找到下一位可以託付的青年,就能離開了」?經歷離別,怎麼面對遺憾? 1:07:20 台灣社運的末班車已經離去?未來的年輕人們,還會走上街頭嗎? 特別感謝音樂藝術家王榆鈞為報導者提供《大風之島》主題曲《大風子》片段,以及導演許雅婷提供紀錄片配樂《一磚一瓦我的家園 II(貝殼)》。 來賓|《大風之島》導演許雅婷、苗栗苑里掀海風創辦人林秀芃 製作團隊|李雪莉、賴育辰、林彥伶 攝影|楊子磊 📍延伸閱讀: 【記錄樂生院20年,「形成我的世界觀」──專訪《大風之島》導演許雅婷】https://pse.is/8bsg77 【梁家瑋/台灣海筆子與樂生院的仙山再相逢】https://pse.is/8bsgry 💰傳遞事實真相,為下一代發聲!支持報導者: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ás Menos
    1 h y 20 m
  • #調查報導 5元就能買到你的個資?揭祕融資產業勾結電銷、詐騙的貸款陷阱,如何破解話術與自救?
    Nov 8 2025
    「買一筆個資5塊錢而已。名字、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都有。」 「如果你曾在借錢網站留電話,一天3通~10通(借貸電銷)電話都有可能。」 在第51集,我們透過芳潔和立明(化名)的故事,一起經驗了急需用錢的時候,一通推銷電話如何讓人不知不覺簽下高利貸款。 這集,先由融資業者現身告訴我們,你的電話如何進到業者的撥打名單,怎麼確認對方是銀行還是民間融資?聽到哪些用詞要提高警覺?以及當真的必須融資借貸時可用哪些指標來分辨業者好壞? 記者婉甄近一步解析,融資公司怎麼獲利——除了萬物皆可貸、高利結構,還有業者結合運彩、詐騙讓借款人債台高築,連家庭都落入還債深淵⋯⋯這些亂象從何時開始、主管機關為何難管?哪些管道可以幫助債務人脫離陷阱? 00:28 搜尋「融資借貸」,找到的業者是好是壞? 09:10 法定利息16%,但實際上常是30~50%? 15:37 借款人為何願意白紙黑字簽下高利合約? 22:34 彩券行、感情詐騙,都是常見的借貸場景 36:03 陷入債務流沙後的三個階段 39:46 還不出錢來,可以如何解決債務? 48:20 以《金保法》管理40家融資公司,有用嗎? 受訪片段|融資業者Ziv、律師陳昭全、輔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宗昇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 陳思樺 攝影|鄭宇辰 📍回顧收聽: 【代辦抽成,高利結構!急缺錢的人,如何墜入融資話術深淵?融資亂象的背後又是如何操作?】https://bit.ly/47G4lAb 📍搭配閱讀: 【從融資租賃、無卡分期到「萬物貸」,台灣「影子銀行」崛起幕後】https://pse.is/85hfc5 【拆解融資租賃之網:一座層層分包、利益共享、出事難咎責的陰暗迷宮】https://pse.is/85hfjs 【理債,為了重整生命──她們協助「想還卻還不出來」的人,脫離借款漩渦】https://pse.is/85hfrq 【「別因急用錢而喪失警覺」──從業十年,一位債務催收員的告白與提醒】https://pse.is/85hg43 【5千融資公司納管40家:金管會「量能有限」不立專法,能解決借貸亂象?】https://pse.is/85hg96 💰支持報導者,看見更多調查報導: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ás Menos
    51 m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