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光杉林 Podcast Por 杉木博士、曦旳 arte de portada

曦光杉林

曦光杉林

De: 杉木博士、曦旳
Escúchala gratis

Obtén 3 meses por US$0.99 al mes

歡迎來到杉木博士和曦旳的 健康白話文咖啡屋 點一杯薰衣草拿鐵 讓我們帶你跟著最新生物科學發展的腳步 輕鬆地聊聊有關你身心靈的大小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本節目版權由杉木博士所有,請勿任意編輯使用。 Ciencia Ciencias Biológicas
Episodios
  • EP13-破解癌症復發關鍵:老化細胞釋放的免疫訊號
    Jul 31 2025
    這篇在2025年3月發表在 Cancer Research 上的論文顯示,在癌症治療後,部分癌細胞會進入「老化狀態」,雖不再分裂卻仍存活,成為潛在的復發來源。這篇研究發現,老化細胞會釋放一種特殊的細胞外囊泡(senEV),主動發送「清除我」的訊號。這些囊泡能吸引抗原呈現細胞(APCs)與 TH17 T細胞,引發免疫清除反應,有效預防腫瘤復發。若阻斷senEV釋放,老化細胞反而逃過監控並轉化為腫瘤。研究也確認,senEV中含有六種特定蛋白,為免疫系統辨識老化細胞所必須。這項發現首次證明,senEV是老化細胞與免疫系統溝通的關鍵橋樑,未來可能應用於癌症復發風險預測、生物標記開發與新型免疫療法設計,為癌症治療後的清除機制開啟新篇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ás Menos
    30 m
  • EP12-用自己的細胞救肝臟:Nature Medicine 發表巨噬細胞治療肝硬化臨床試驗
    Jul 17 2025
    這項2025年3月發表於 Nature Medicine 的第二期臨床試驗,探討自體單核巨噬細胞(autologous macrophage)治療補償期肝硬化的安全性與潛在療效。51 名 MELD 分數介於 10–17 的成人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一次或三次細胞輸注,並與接受標準照護的對照組比較。第 90 天 MELD 分數變化雖呈下降趨勢(ΔMELD −0.87),但未達統計意義(P=0.06)。然而,治療組無任何肝相關重症或死亡事件,相反的對照組出現 4 起肝相關重症與 3 起死亡。雖未觀察到明顯纖維化生物標記或生活品質改善,但治療組在短期內顯示抗發炎細胞激素IL-13、IL-15上升,促發炎激素IL-1β 下降,顯示潛在免疫調節效應。研究證實該療法的安全性,並指出其可能降低肝硬化臨床惡化的風險,值得進一步大規模研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ás Menos
    31 m
  • EP11-最新生命科學發現:癌細胞吃糖的方式,等於轉移侵略性
    Jul 3 2025
    2025年4月發表在Cancer Discovery上,科學家利用同位素葡萄糖標記將近90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歷經11年的臨床實驗證實,一直以來認為癌細胞不會利用一般細胞使用的高效率轉換來產生能量是錯誤的。不僅如此,愈懂得利用這種能量產生方式的癌細胞,其轉移侵略性也愈強,造成的死亡率也愈高。同時,當科學家將一種可以阻斷這種高效率能量轉換機制的藥注入原位癌中,雖然腫瘤本身不會縮小,但卻大大降低癌細胞的轉移。這種高效率葡萄糖的代謝方式可以拿來準確預測腫瘤的轉移能力,同時其阻斷劑可以成為有效抑制轉移的新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ás Menos
    31 m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