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搞症候群|_Episode 3 - 有慾望就有焦慮

  • Jun 28 2021
  • Duración: 49 m
  • Podcast

被搞症候群|_Episode 3 - 有慾望就有焦慮

  • Resumen

  • 概述/淺聊|

    有慾望就有焦慮

    我第一次看見這句話的來源,其實是從奧修系列書籍中所節錄的文章內容,我個人非常喜歡奧修這位超脫悠然的開悟者,在他的書叢系列裡寫出了許多非感性的感性文字,並以細細的理性調理去整理出我們人生在世上的一些矛盾點,在現代社會裡,他依然是一個極為爭議性的心靈開悟者,其原因來自於他對世界善惡的分辨並非兩端點,而是一種具有同理心且不因同理心困惑的一種智慧,在這樣賞善罰惡的社會中,他無疑是個很另類且不知道該如何定位的一位老人家。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曾說:「焦慮會使人麻痺,也會使人進步,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這次尋找的一些書籍與部落格文章中,大致把慾望與焦慮分成了幾種方向,我把他認知成這兩種類型。

    -

    一、直線型影響,直白說就是因果論,我們會從原因、問題、結果、答案,這幾個方向來尋求合理性,而他產生相對不合我們腦中的思維或記憶時,這個因果就會像跳電一樣,出現幾種腦中的bug,近而使我們對立場或是相信不疑的信念產生動搖,並引發焦慮。

    二、生存型問答,這類型的討論方向有點不一樣,這個類型通常會有一個所謂最終目的,完結或失去等等不同的結果為思考主軸,當生物不再擁有慾望時,這個所謂的最終目的性將會一點一滴的消失,而人呢,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或形成一種被稱之為『行為沈淪』的現象,當行為沈淪達至高峰期後,人便不再有生命感,價值觀也隨即崩解,最後走向心理不再健康的局面,是一種很悲劇的轉變。

    我將這兩類型的探討放在這集討論,其實有點呼應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想像甚至是對社會的各種失望、綜合可能最廣泛的心靈轉變來探討。

    接下來讓我們從直線型影響來討論吧。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anchor.fm/shirosaeisaku/message
    Más Menos
adbl_web_global_use_to_activate_webcro768_stickypopup

Lo que los oyentes dicen sobre 被搞症候群|_Episode 3 - 有慾望就有焦慮

Calificaciones medias de los clientes

Reseñas - Selecciona las pestañas a continuación para cambiar el origen de las reseñ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