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有媒有鳥系列】10 ⚠️請注意,公雞不是猛禽🌝(feat. 台灣猛禽研究會 王李廉 & 中華鳥會 Allen)
    May 8 2025

    這集「有媒有鳥」,有新朋友組合👬🏻除了常駐的中華鳥會秘書長Allen,還有台灣猛禽研究會的李廉。

    李廉分享,曾有民眾致電猛禽會,稱有猛禽需要救治,結果收到一隻家八哥。

    Allen也說,他在台中的朋友也收到類似求助電話,發現所謂猛禽是一隻公雞。

    似乎民眾對「猛」的定義,決定了一隻鳥是不是猛禽(❌
    所以什麼是猛禽?猛禽為何「猛」?

    新朋友組合在這集除了分享猛禽的定義、何時可以看到猛禽,也介紹了猛禽會、研究猛禽的多種方式,歡迎大家收聽最新一集【科學有媒有】!

    ————————————

    各位鳥人們,若在賞鳥時,看到猛禽腳上有色環,
    那就是鳥類研究員們系放時裝上的,
    歡迎各位回報色環資訊,
    幫助研究員們追蹤猛禽的生活與移動路徑。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集。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我們的podcast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與良好資訊環境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Allen呂翊維,王李廉,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34 m
  • S4E03 再談ADHD(下):治療之外,如何重獲專注力(feat.陳劭芊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May 6 2025

    這是適合所有人服用的一集。

    ADHD的藥物治療,有時反映出這個社會對成人、對兒少的期待。例如,是否視其為一種可以用藥物控制的疾病。

    有人認為,大部分的兒少ADHD症狀,都可以在成人後大幅緩解,那麽,為什麼還需要治療?用藥是否有可能導致成癮?

    除了繼續解答用藥問題,劭芊醫師也分享,在過動之外,人們對治療的期待不只是安靜與專心,還有「主動規劃生活」的機會。

    在這個專注力成為珍稀物的時代,就連沒有ADHD診斷的人們,也忍不住好奇用藥後的效果。或許,可以討論的不只是疾病,還有我們期待自己在這個時代還能擁有的、一心一意的時刻。

    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感興趣,也歡迎收聽我們之前播出的三集:

    • S4E02 再談ADHD(上):如果沒有過動,用藥後會怎樣(一集用藥說明書)
    • S3E01 成人ADHD,當你沒有油門,也沒有煞車
    • S1E08 從多巴胺、成癮、短影音說起:數位時代,快樂更多元,還是更單一?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我們的podcast
    • 💬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g3zf99000v01xq97zh7ce5/comments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劭芊,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37 m
  • S4E02 再談ADHD(上):如果沒有過動,用藥後會怎樣(feat.陳劭芊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Apr 29 2025

    前陣子我們聊過一集關於ADHD的podcast,意外收到了許多聽眾的回應,也讓我們看到這題仍有許多值得討論的空間。

    關於ADHD,聊症狀的資訊越來越多,但關於治療的資訊不足,ADHD在公共討論中可能被簡化或誤解。

    這次我們邀請陳劭芊醫師來節目,和我們聊聊ADHD的藥物治療。劭芊醫師是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這集,她以自己多年來在診間的經驗,和我們分享——

    • ADHD用藥的原理
    • 在台灣,治療ADHD可以使用的藥物有哪些
    • 不同藥物使用後的效果和副作用
    • 其他國家的用藥差異
    • 沒有ADHD,用藥後會怎樣?


    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感興趣,也歡迎收聽我們之前播出的一集:
    S3E01 成人ADHD,當你沒有油門,也沒有煞車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我們的podcast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劭芊,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27 m
  • 【有媒有鳥系列】09 去澳洲看鳥
    Apr 24 2025

    本週【有媒有鳥】,雖然沒有Allen和紅冠的密集知識點,但就像一場觀鳥反思練習。

    上集我們提到,SMC在3月底去澳洲開會,趁此難得機會,大家好好觀察了澳洲的鳥。

    這次我們回顧了前幾集「有媒有鳥系列」提到的Merlin、eBird、望遠鏡的使用。另外,也提到入門者賞鳥時會遇到的種種問題。

    去到澳洲,難免會遇到當地常見的鳥類。其中,我們從不同管道了解到澳洲喜鵲的攻擊性,甚至,硯芳找到了一篇研究。在這篇研究中,科學家試圖了解,騎腳踏車經過的時候怎樣比較不會被它們攻擊🥲 非常輕鬆聊鳥的一集,歡迎大家收聽~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這集:https://youtu.be/NUjaDK7Gh1g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科學有媒有》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贊助我們,小額捐款,讓我們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聲音出場:Sinead,佩懃,硯芳,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31 m
  • S4E01 台灣新聞為何長這樣?(feat. 李怡志 政大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Apr 22 2025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陪我們一起走到了第四季。SMC關心台灣的新聞與社會,在意科學證據的呈現,從這一季開始,我們會試著在節目中多多加入科學新聞報導的元素,和大家一起思考台灣媒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科學新聞報導是科學溝通的重要管道。本季第一集,我們聊新聞,邀請了政大傳播學院的李怡志老師,來談談台灣的新聞媒體產業。

    這集我們來聊聊:為何台灣記者的角色不被看好?為何媒體的內容同質化如此高?為何越來越少人看新聞了?

    怡志老師1990年代踏入新聞產業做網站,後來做記者、進校園教新聞,見證了台灣新聞產業近30年的變化。經驗豐富,也關心台灣新聞產業的他,如何理解台灣媒體變化?快來收聽這集!

    本集摘要:

    • 新聞應該免費嗎?
    • 記者的地位為何不一樣了?
    • 演算法是大眾品味的誠實豆沙包
    • 小編,有錯嗎?
    • 在台灣,被小看的地方新聞
    • 說好的科學,為何要談新聞?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這集:https://youtu.be/Ej8U2x47mA0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科學有媒有》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贊助我們,小額捐款,讓我們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聲音出場:Sinead,李怡志老師,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48 m
  • S3E12 全球科學新聞報導狀況還好嗎?原來這些困境, 英國德國西班牙澳洲紐西蘭也有
    Apr 15 2025

    上個月,我們去了澳洲參加全球SMC會議。除了台灣,全球已正式成立了科學媒體中心(SMC)的國家有5個,因各地媒體狀況不同,我們各自長成了不同的樣子。

    但將近一禮拜的資訊交換,因為目標一致,我們反而看見SMC在各國現況的共通處,例如資金籌備困難、科學家回應媒體有壓力、記者出稿時間被限縮、科學謠言的跨國傳播⋯⋯

    這集我們向大家分享在會議中的見聞,當社群媒體成為年輕世代越來越主流的資訊接收工具,新聞產業也迅速變化,以支持科學新聞報導為目標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以及回應?

    *更新資訊:小童提到有960萬追蹤者的澳洲科學網紅,現在已經有1500萬追蹤者,而現在BBC的TikTok追蹤者是600多萬。(還是很懸殊啊)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這集:https://youtu.be/Wn_Q0YVvLY0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科學有媒有》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贊助我們,小額捐款,讓我們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聲音出場:Sinead,佩懃,硯芳,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38 m
  • 【有媒有鳥系列】08 歷史社會題:英國人如何捲動全球賞鳥熱潮?(中華鳥會秘書長 呂翊維Allen & 高雄市野鳥學會理事 紅冠水雞洪貫捷)
    Apr 10 2025

    🍷越南有著一生必看一次的絕美奇景

    💋下龍灣美得奇幻、蘭夏灣美得浪漫

    🏆品冠旅遊輕戀越南 金質旅遊獎肯定

    ▶️獻給最懂品味的您👉 https://fstry.pse.is/7hldrg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不知為何,我們熟悉的有深厚賞鳥歷史的澳洲、印度、香港,都巧合似地曾被英國殖民過。生活在英國的Sinead更是體驗過英國人對賞鳥愛鳥的沈迷。

    這集我們依舊邀請鳥系列老朋友組合: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 高雄市野鳥學會理事/國際鳥導洪貫捷,和我們一起回顧英國賞鳥歷史與它的全球影響。我們從英國的獨特賞鳥文化談起,透過工業革命前後英國人保育觀念、國際移動、階級差異的變化,一起聊聊英國人與「全球賞鳥」可能有何關聯。

    我們也談到,中華鳥會的英文名從「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CWBF)」到「Taiwan Wild Bird Federation(TWBF)」,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與英國鳥類保育組織之間的互動發生了什麼變化,又如何找到保育合作計劃的新契機。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我們的podcast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與良好資訊環境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Allen呂翊維,洪貫捷,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37 m
  • S3E11 你我看到的科學新聞從哪來?與編輯談《是炒作還是真相》(feat. 商周出版編輯 瑾俐)
    Apr 8 2025

    我們常稱自己是SMC,其實在世界上的另外5個國家,也有「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Fiona Fox是世界上第一個SMC的執行長,也是《是炒作還是真相?》(英文原名,Beyond The Hype)的作者。

    Fiona在書中紀錄了在過去二十年間,英國科學媒體中心與記者、大學公關室還有科學家們,一起面對過的英國科學爭議議題。過去我們常以為,科學歸科學,媒體歸媒體,但是Fiona在這本書中分享的故事卻告訴我們,科學與媒體之間需要有緊密的合作與理解,才能讓社會擁有良好的資訊環境與決策基礎。

    最近,這本書的中文翻譯版終於出版,我們邀請了譯本編輯林瑾俐和我們一起聊聊,為何這寫發生在英國的故事,在台灣也有閱讀的價值。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訂閱我們的podcast
    •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聲音出場:Sinead,瑾俐,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ás Menos
    45 m
adbl_web_global_use_to_activate_T1_webcro805_sticky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