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魔也是金色光明,福報很大,徒眾很多,有勢力也有護法神 Podcast Por  arte de portada

淨空法師:魔也是金色光明,福報很大,徒眾很多,有勢力也有護法神

淨空法師:魔也是金色光明,福報很大,徒眾很多,有勢力也有護法神

Escúchala gratis

Ver detalles del espectáculo
凡夫哪裡能比得了他?【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 也就是說沒有功德、沒有利益,說你迷信。 【或露齒笑。或面背非。】 【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 《楞嚴經》所說,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個邪師是誰?是妖魔鬼怪。《楞嚴經》第四卷佛給我們講「四種清淨明誨」,那一段經文非常重要!為我們說明這世間哪一類是妖,哪一類是魔,哪一類是鬼,哪一類是怪。我們看到都是人,面貌是人,他心不是人心,是妖魔鬼怪的心。所以佛在《滅法經》裡頭預言,現在人講預言,佛法將來第一個消滅是《楞嚴經》,最後消滅是《無量壽經》。《楞嚴經》為什麼第一個消滅?我看到那一篇經文,我就知道這個經一定會先消滅。這個經沒有了,妖魔鬼怪在世間你就不認識,你不但不認識他是妖魔鬼怪,你還把他當佛菩薩看待,他裝得很像,很像佛菩薩,他不是真的佛菩薩。我過去講《楞嚴》,《清淨明誨》那一章的經文,這一段叫照妖鏡,妖魔鬼怪對這個頭痛,總得想辦法把這經銷毀,不讓你流通,他好作怪。 儒家《左傳》裡面有一句名言,教給我們辨別什麼是妖,左丘明說:「人棄常,則妖興。」這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常」是什麼?儒家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人要把這東西捨棄掉,不要了;換句話說,他所做的不仁、不義,不講禮、不講信用,這個人就是妖。無論他在社會上地位多高,他有多少財富,他不是人。儒家認定肯定人的標準,一定要講仁義禮智信,也就是說做人五個基本條件。在佛法裡面自古至今,這些祖師大德們就把五常配在「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由此可知,五戒具足這是人,五戒統統毀犯是妖、妖魔,不是人。現在雖然得的是人身,他造的是妖魔鬼怪的業,將來必墮三途,這是一切大、小乘經裡面都講得很詳細。佛法是一切大眾公認的人天眼目,是光明的指引,別人修學讚歎,你要去障礙、毀謗,那罪業可重了。 這地方所說的三類眾生,『惡人』,多半是愚痴之人,愚痴才容易被這些妖魔鬼怪利用,聽信他們的妄言,懷疑正法。妖魔鬼怪也有辯才、邪慧,《楞嚴》後面所講的五十種陰魔,種是種類,將這些魔分做五十類。每一類裡面,我們在經裡面所看到,如果不是真正通達大乘佛法,確實都把他們看作佛菩薩。他們在這世間有福報,福報很大,有徒眾,徒眾很多,有勢力,他也有護法神,他的身也是金色光明,凡夫哪裡能比得了他?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菩薩的光明柔和,你接觸感覺得很舒適。魔的光明是有威猛,你接觸感覺得恐懼,他的光刺眼。像太陽光一樣,我們沒有辦法睜開眼睛久看,久看光裡頭有紫外線,眼睛會瞎的,所以太陽光決定不能久看。魔光就是這一類。佛光柔和。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佛光是從自性慈悲心裡頭流出來,魔的光還是從貪、瞋、痴裡面出來,所以雖然光明很大,性質不一樣,這是我們要曉得。魔利用人,有的時候人也利用魔。人喜歡求名聞利養,魔給他名聞利養,於是魔道、魔法出現在這世間,能令一切眾生迷惑顛倒,棄善向惡,造惡業,不肯修善,捨棄正法。我們常常感觸到,許許多多人信邪不信正,聽騙不聽勸,這真正是經典裡面所講的可憐憫者,真正可憐可憫,他還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是。 對於他見到善男子、善女人,皈依恭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拜佛、拜菩薩,看到有人拜佛、拜菩薩。諸位一定要曉得,凡是見到拜佛、拜菩薩,他是正信,好;迷信也好!只要肯拜就好。正信的人現前得利益,迷信的人來生得利益,沒有不得利益的。《法華經》上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那個「已成佛道」不是現前,也許在無量劫之後。就是他今天迷信,見到佛菩薩,他恭敬供養禮拜,就修這麼一次福,無量劫後如果要遇到有佛出世的時候,可能這個因緣就能跟佛出家修行證果,我們在經上看到很多。他並不是很明瞭,也並不是很懂得道理,急難當中情急的時候念一句觀音菩薩,念一句阿彌陀佛,那個功德都不可思議。...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