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的崇拜 Podcast Por  arte de portada

日月星辰的崇拜

日月星辰的崇拜

Escúchala gratis

Ver detalles del espectáculo

Acerca de esta escucha

許多原始部落和古文明都有月亮崇拜,月亮被視為生命死而復生、永恆不滅的象徵。在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巴比倫)「月神南納」被視為掌管生命和時間強大的神明,崇拜月亮甚至高過於太陽神。

美索不達米亞是西亞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形成的沖積平原,被譽為「人類文明搖籃」。涵蓋現今伊拉克全境及周邊敘利亞東北部、土耳其東南部和伊朗西部,南部為波斯灣。

北部(亞述)屬於高地地形,降雨量較多,年降水量約500毫米,自然資源豐富,以軍事帝國為中心。南部(巴比倫尼亞)屬於低地沖積平原,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依賴灌溉農業,孕育了蘇美爾文明。

歐貝德人是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最早發展定居農業的史前族群,視為蘇美爾文明的前身,定居農業初期,確立灌溉農業,陶器技術開始萌芽。早期生活以小型村莊為主,後期興起以建築神廟、社會分工,銅石時代開鑿渠道幼發拉底河水灌溉,支撐沖積平原農業,

晚期進入銅石並用時代,車輪已用於陶器製作,促成蘇美爾城邦興起。

烏魯克的城市文明由歐貝德文化的基礎發展而來,成為蘇美爾最早城市之一,歐貝德人與蘇美爾人建立了城邦制度。這時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系統,用於行政與貿易記錄。崇拜自然神祇,神廟為城市中心,後期蘇美爾的漢摩拉比法典確立「以眼還眼」原則,影響後世巴比倫法律體系,發展六十進制、曆法計算與占星術。

六十進制是巴比倫文明的數學核心,設計與應用影響後世科學與計時系統,

曆法計算基本結構每月開始於新月,約29.5天,實際操作中,交替安排大月(30天)與小月(29天),全年12個月共354天。占星術通過天象觀測、數學計算、神權政治結合,塑造古代近東方文明的世界觀,更透過希臘文化改造成為西方占星傳統。

漢摩拉比法典代表兩河流域不同時期的文明成就,蘇美爾文明衰亡與巴比倫崛起相隔百餘年,漢摩拉比法典屬於後期蘇美爾時代,由阿摩利人建立,第六代君主征服了蘇美爾。

蘇美爾以城邦自治為主,是人類最早的城市文明與文字發明所在地,巴比倫則建立中央集權帝國是統一後的法律革新。

古人認為星星、月亮、太陽不僅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更被視為神聖的存在。生命與時間的象徵在太陽提供光和熱,是生命泉源,滋養萬物,使大地生生不息。月亮週期與農耕季節、時間計算相關,星星則用於導航和曆法制定,這些天體規律運行,象徵宇宙秩序和生命循環。認為它們是超自然力量象徵,甚至是神明的化身和眼睛。

「以眼還眼」的公平、對等原則。比喻星星、月亮、太陽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平衡,維持宇宙秩序,星星代表動態平衡,每個天體的影響都會引起相應的反作用,形成和諧的系統。

月亮代表公平與秩序,宇宙中的力量不是單向的,而是彼此呼應,維持整體的穩定和秩序。太陽代表自然法則的普遍性,從法律倫理到自然現象,都存在著一種公平對等原則。

許多古文明都有太陽神、月亮神和星辰神的崇拜,古埃及的拉神、古印度的蘇利耶、希臘的赫利俄斯和阿波羅,這些神明不僅掌管光明和生命,也象徵權力、正義和秩序。

所以古人拜日月星辰祈求幸福和庇佑。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