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日期 119: 独一无二的耶稣
    Apr 29 2025
    约翰福音 1:1-28, 约书亚记 15-16, 诗篇 53, 卡坦拉买撒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说的,“今日的争战仍是围绕着耶稣展开的。” 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吗?与一世纪时一样,现代人依然为这个问题争论。人们喜欢将耶稣看作“宗教领袖之一”。你若宣称耶稣是独一无二的神,便会立刻招来反对。在今天的经文中,我们看到几个伟人,比如摩西、约书亚、以利亚以及施洗约翰,但他们无人能像耶稣。耶稣是独一无二的神。他是全人类的救主。 我参与“启发课程”这项事工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年间,我发现西方文化发生了一个显著改变 —— 这就是人们对待耶稣的态度,这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很多人自称相信神,甚至对圣灵也很敞开,但他们对耶稣却充满敌意。耶稣成了他们的绊脚石。他们常说,“对于耶稣的这部分,我不大相信。” 就像兰尼埃罗
    Más Menos
    12 m
  • 日期 118: 尚未达成
    Apr 28 2025
    路加福音 24:36-53, 约书亚记 13-14, 诗篇 52, 纽必基Lesslie Newbigin主教的事工堪称典范。36岁时,他就被选为南印度的首批主教之一。从印度回到英国后,莱斯利主教潜心著述。他先后出版了好几本书,帮助西方教会向这个日新月异,但离神越来越远的世界传播福音。 莱斯利的著作和讲道影响了成千上万名基督教领袖。他为自己的传记取名“尚未达成”。对这位一生忠心侍主的老人来说,还有太多理想未被实现,太多工作未被完成。 会场异常安静,所有人屏气凝神,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在我们教会举办的营会上,一位85岁高龄、几乎全盲的老人,面对1500 位听众发表了两次演讲,每次都长达一个小时。他没有讲稿,因为他看不见。 在第一篇讲道中,演讲者精辟概括了整部旧约。第二篇讲道也同样精彩,他在一个小时内总结了新约。他没有一次打磕,没有一丝犹豫,甚至没有用错一个词。可以说,在两个小时内,这位全心全意跟随主的老者将他一生智慧凝结的精华都传授给了我们。 放眼整个二十世纪,莱斯利
    Más Menos
    11 m
  • 日期 117: 复活与得胜
    Apr 27 2025
    路加福音 24:1-35, 约书亚记 11-12, 诗篇 51:10-19, 纽必基Lesslie Newbigin常说的:“复活不是神反败为胜,而是神在彰显最终的胜利”。十字架不是失败。在十字架上,耶稣彻底战胜了罪、死亡和邪恶的力量。 我们教会有位成员,几年前他在一家全国报业的图书馆里工作。这家图书馆存有几乎所有知名人士的档案。这些档案被放在好几排长长的书架上,按照“尚在”和 “离世”分成两类。 在整理档案时,他在“离世”区中看到一个厚厚的卷宗,上面标着“耶稣基督”。这位年轻人四下望了望,确保旁边没人,然后迅速拿起卷宗,把它放到了“尚在”的区域里。 耶稣基督是活着的神!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对所有在“死人”卷宗中寻找耶稣的人,天使都会对他说:“为什么在死人中寻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路加福音24:5-6) “得胜”是个伟大的词。耶稣是伟大的“得胜者”。就像主教莱斯利
    Más Menos
    11 m
  • 日期 116: 义与义人
    Apr 26 2025
    路加福音 23:26-56, 约书亚记 9:16-10:43, 箴言 10:21-30, 我们曾在东马来西亚举办了一次启发大会,与会代表来自亚洲各国。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因基督信仰遭受过迫害。有一位越南弟兄告诉我,他的父亲坐了六年牢,只因为他是名牧师。他为父喊冤,结果被囚禁达一年之久,那时他才19岁。 无辜之人蒙受不白之冤,被关进监牢,这完全没有公正可言 —— 但更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会被处决。 在今天的新约经文中,我们将读到人类历史上最不公正的一次审判。耶稣完全清白,他“真是个义人”(路加福音23:47),但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使徒彼得这样评价道:“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得前书3:18)。 一提到“义人”,人们就会想到“自以为义”;“义”字被滥用,甚至带有些许贬义。在圣经中,“义”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明白“义”的含义,对理解整本圣经都至关重要。“义”的根本意义在于一种“正确的关系”,即人与神、人与人建立正确的关系。新约指出,只有通过耶稣基督,人们才可能拥有这种正确关系。(参看罗马书3:21-4:25)。
    Más Menos
    12 m
  • 日期 115: 替罪之神
    Apr 25 2025
    路加福音 22:63-23:25, 约书亚记 8:1-9:15, 诗篇 51:1-9, 有位名叫丽丝的小姑娘,她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丽丝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就是从她五岁的弟弟身上输入血浆。因为小弟弟也曾患有同样疾病,他不但活了下来,身体中还产生了对这种疾病的抗体。在努力向小男孩解释原委后,医生问他是否愿意把血捐给姐姐。男孩犹豫了片刻,然后深吸一口气说,“行,如果这样做能够救她。” 男孩躺在姐姐身旁,输血过程中,他一直微笑看着姐姐。当姐姐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时,他的表情却逐渐黯淡下来。小男孩忧郁地望着医生,用颤抖的声音问:“我马上就要死了吗?” 原来,男孩误解了医生的意思。他以为自己要把血全都给姐姐。他是如此爱姐姐,甚至愿意为她而死。 神爱你。圣经传递出一个奇妙又伟大的真理:神派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为你而死。语言、图片、比喻、形象以及例子(比如这个五岁小男孩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真理,但都无法完美表达神对我们的爱。耶稣的血可以洗净所有污秽的东西。他代替你和我,担当了所有惩罚(马可福音10:45)。
    Más Menos
    12 m
  • 日期 114: 两条路
    Apr 24 2025
    路加福音 22:39-62, 约书亚记 5:13-7:26, 诗篇 50:16-23, 爱因斯坦曾说:“人生只有两条路。一条认为没有任何事是神迹;另一条认为所有事都是神迹。” 耶稣也说,最终,世上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两条道路,两扇门,两个目的地和两种人(参看马太福音7:13-14)。今天的各段经文都表现了这两条路的巨大差异。 阿尔伯特
    Más Menos
    12 m
  • 日期 113: 神之主权与自由意志
    Apr 23 2025
    路加福音 22:1-38, 约书亚记 3:1-5:12, 诗篇 50:1-15, 有人用“疲于奔命”来形容生活。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生活就是我们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即应那付些临到头上的事。父母、基因、天气、教育以及我们生长的国家,所有这些事都是“临到我们的”。当表达这类事情时,希腊文会使用“被动语态”。当然,人也能推动某些事情发生。若是人主动做的,我们就会用“主动语态”。 但希腊文还有第三种语态,即“中间语态”。这种语态即非完全主动,也非完全被动。当使用中间语态时,表示我正在期待某种结果。 祷告就是一种“中间语态”。它不可能是主动的,因为我无法控制祷告的结果。如果人们期待通过某种形式来操控祷告的结果,那就成了异教的祷告:这些人念咒语、做法式,企图操控灵界。但祷告也不是被动的,因为我并没有坐以待毙,被动等待命运或神的安排。 在基督徒的祷告中,我主动发出祷告这个行为,但它却是由创造我,拯救我的主,首先开始的。我只是参与到了这个行动的结果当中。 从某个角度来说,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一场巨大的祷告:我们欣然接受神的旨意,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神的各项工作中。神将你囊括在他的计划里。神当然不需要人来帮忙,但他希望你能加入他的工作。神给你自由选择权,但他始终掌控结果。
    Más Menos
    12 m
  • 日期 112: 话语的力量
    Apr 22 2025
    路加福音 21:5-38, 约书亚记 1-2, 箴言 10:11-20, 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曾为邱吉尔作传,他写过一本书,名叫《丘吉尔:话语的力量》。对语言,丘吉尔具有非凡的驾驭能力,令所有英语国家的领袖和政治家望尘莫及。 每个人的话语都大有能力。美好的、鼓励人的话能让人受益一整天,甚至一生。 丘吉尔对二十世纪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丘吉尔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还是卓越的演说家兼作家。他深知话语的力量。马丁
    Más Menos
    11 m
adbl_web_global_use_to_activate_webcro768_stickyp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