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老師: 能忍的人力量最大, 修忍辱要走出幾個誤區! Podcast Por  arte de portada

劉素雲老師: 能忍的人力量最大, 修忍辱要走出幾個誤區!

劉素雲老師: 能忍的人力量最大, 修忍辱要走出幾個誤區!

Escúchala gratis

Ver detalles del espectáculo
修忍辱是福報的源泉(三)學佛必須忍辱。 為什麼要忍辱?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養問題。從出世間法來說,它是一個了生死、出輪迴的重要修持法門。 什麼叫忍辱? 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來自什麼方面的、對自己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種種痛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怒,不結怨, 心裡沒有惡意。這是一個很難修持的問題。別人打你,罵你, 拿種種事情冤枉你,把莫須有的罪名扣在你頭上,你應該怎 樣對待?這是一個修行上如何去除我執的問題。 《金剛經》上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我們要真正明白一切法無我,關鍵是修忍辱,才能達到「三輪體空」。 即:沒有我,沒有人,也沒有別人打我罵我這件事,這樣才能了生死,出輪迴。否則就被我執障礙住了。 上面所說的,既是高深的理論問題,也是在實踐中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達到的境界。我們能真正離開我相,認識到確實無我,我只是「四大」的假合。是地、火、水、風這四 大元素湊攏來的這個軀殼。四大分離後,哪裡去找我?怪不 得我姐姐往生前告訴我:「這個肉殼殼可傻了,它啥也不知道。」能夠確認無我,當然就無人,也就沒有打你、罵你、 侮辱你這些事了。無我、無人、無事,就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了。如果有我相,遇到問題就會結怨結仇,佛法講「怨親平等」,真正懂得怨和親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就不會與他人結怨結仇。這一點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修忍辱的功德很大。 下面談談修忍辱有哪些功德?我們應該怎樣修忍辱? 忍辱有利於自度度人,自行化他。 百丈禪師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這是忍辱的最佳格 言。 禪宗有這樣一個公案: 一位修行境界很高,很有德望的大禪師,他的忍辱功夫 很了不得。當地一位大護法的全家對他都非常尊敬。經常到寺院來護持供養他。這個大護法的女兒與一個男青年私通, 生下了一個孩子,父親拷打女兒,問那個男人是誰?女兒被 逼急了,對父親說,就是你最崇敬的那個和尚。父親暴跳如 雷,痛罵禪師,並把嬰兒送到禪師那裡。 禪師沒有為此申辯一句。每天出去化緣一點人奶來餵養嬰兒。無論別人怎樣議論取笑他,他一句話也不說。就一邊修行,一邊照料嬰兒。那個男青年被感動了,說出了事實真 相。大護法一家去給禪師賠禮道歉,禪師只是一笑了之。這 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禪師真正做到了「三輪體空」。 我們按忍辱的要求去做,就能培養自己的德性、人格, 也能感化別人。自行化他都要靠忍辱,這樣可以自度度人, 所以,我們待人接物,要把「忍」放在前面。 忍辱有利於持戒,有利於得定,有利於啟發智慧。「持戒就是忍辱」。因為持戒就是要求我們忍,要我們 忍受一切,平時不能忍的都應該忍,我們能夠修忍辱波羅蜜, 就不會犯戒。就是要求我們不該做的不做,真能忍的人才能 認真持戒。能夠很好持戒修行,才能得定力,才有禪定的功 夫,才能啟發智慧。所以說,戒是基礎。而持戒忍辱有密切 的關係,不能忍辱就不可能認真持戒。 忍辱有利於消除業障。 我們遇到一些苦難,以及來自別人的種種侮辱,正是消 除自己業障的好機緣。別人謾罵侮辱我們時,應該想這是幫 助我們消業障。所以,罵我們的人也正是我們的善知識。儒 家也講這個道理:「道吾惡者是吾師。」即:說我們壞話的人 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應該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廣欽老和尚說:「我們受了別人的攻擊、批評,我們都應該 忍受。即使是冤枉,也要忍受,還要感謝他,因為他幫你消 除業障。」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是我們學習的好 榜樣。 從三世因果來說,也絕不會有無因之果。別人之所以冤 枉我、毀謗我,正是以前種下了對不起別人的因。懂得這個 道理,才不會起瞋恨心,還會感謝他,因為他幫助我消除了 業障。 忍辱能培植福德。培植福德要靠容人之量。能容人就是很大的福報,彌勒 菩薩說:「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天地都能容得下,容 人又有何難?能夠容忍就是福報的源泉。難忍能忍,更是植 種了很大的福德。從世間法來說,處事處人學會了忍辱,學 會了吃虧,也是培植福德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一個父親給兒子寫了六個字:「吃虧、受氣、耐煩。」這 六個字就是要兒子修忍辱,修耐心也是修忍辱的一個重要內 容,...
Todavía no hay opiniones